面对日益激烈的陶瓷行业,价格战已经走出国门,走向了国外。一个售价0.7美元的陶瓷杯,出口到国外厂商只有0.1美元的收益。最近,严重依赖出口的日用陶瓷行业最近又迎来了新一轮的反倾销调查。虽说国外对于我国陶瓷似乎一直在打压,但是这样低的价格,接近五成的欧盟市场占有率,很难摆脱倾销的嫌疑。
国外反倾销活动愈演愈烈,我国陶瓷出口已经陷入到一个恶性循环的境遇中。首先是为了进入国外市场,凭借廉价的劳动力创造了价格优势,价格低廉;市场需求量增大,不断增加量;出口国开始反倾销审查,结果受到惩罚;我国陶企开发新产品,重新打入市场,还是价格低廉。于是,新一轮的价格战又开始。究其原因还是没有开发出利润空间大而又有竞争优势的出口产品。
据2012年1月份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公布的数据,我国共有陶瓷砖生产线亿平方米的生产量。国内的陶瓷行业正经历着产能过剩、房价宏观调控所带来的阵痛,迎来行业“极冬”。
内忧外患的行业环境,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。在夹缝中生存的陶瓷企业,开始打起了价格战。其中最激烈的当属微晶石的价格战,卓远陶瓷在7月5日推出的188元微晶石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。“像博德前不久就推出了188元的价格,可能以后还会出现88元一块的微晶石。各大品牌竞相降价,微晶石的价格卖的跟普通瓷砖一样甚至还要低,那谁还去花大力气做微晶石?”某业内人士分析道。
面对越拉越低的瓷砖价格,行业内部人人纷纷吐槽“卖瓷砖不如卖白菜”。在这场战役中,品牌资源整合的混乱,财务管理问题,企业治理制度等等问题显露无遗。
因此,在这个内忧外患的时期,企业应该远离价格战,避免惹火上身,将重点放在企业基础的修炼以及品牌的运营管理上,重点是要建立企业的品牌。品牌接受度高了,还怕陶瓷产品卖成白菜价?还怕国外天天用反倾销来压制我国陶瓷?
应对价格战,最好还能走上节能减排的路线上来,实现绿色窑炉,绿色材料,绿色产品。“三高一低”的产业困境,很难走出国门,接受全球的市场考验。目前,瓷砖环保已经成为行业的一大趋势。同时,十二五规划大力号召“节能减排”,对于节能减排企业有一系列帮扶措施。
树立品牌,响应政府低碳号召,顺应市场需求,不走价格战也能获得高收益。(文/郑微)